塞北的风雪粗狂豪放,寒风凛冽,雪花翻飞。古代描写塞外风雪的诗句,风格多样,各具千秋。今天来共同欣赏这几位大诗人的手笔,一起到塞北来看雪赏雪。
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唐代 岑参
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
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
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
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
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
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这首诗篇幅较长,但是诗人以一天中的雪景变化为线索,“北风”“飞雪”“散入”“暮雪”“冰”、“冻”“满天山”“马行处”等等从时间,空间,视觉,感官依次描写瑰丽壮阔的雪景,饯别同僚的宴会盛况以及傍晚送别的场面。全诗内涵丰富宽广,色彩瑰丽浪漫,气势浑然磅礴,意境鲜明独特,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,堪称盛世大唐 边塞诗 的压卷之作。其中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。
《对雪》
唐代 杜甫
战哭多新鬼,愁吟独老翁。
乱云低薄暮,急雪舞回风。
瓢弃尊无绿,炉存火似红。
数州消息断,愁坐正书空。
诗人从“乱云低薄暮”下雪前黄昏时的乱云低垂笼罩,暮色苍茫,到“急雪舞回风”下雪后的北风猎猎,急雪纷飞。着重写大雪前后的天气变化,写出了一幅暮云风雪图,这里描写雪景最值得玩味的是“乱”和“急”这两个形容词,不仅渲染了天气之恶劣,更将诗人听闻唐军战败后的那种慌乱、急切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。
《出塞》
唐代 王昌龄
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“青海长云暗雪山”,诗人不仅用“青”“暗”“白”的色彩和光线的描写青海长云暗雪山,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感情和情绪,描绘出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西北边陲的状貌,表现了将士们的思乡之切,也抒发了将士们誓死卫国的豪情壮志。
《别董大》
唐代 高适
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
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“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”诗人用白描手法,形象地写出北方冬日傍晚黄云覆盖千里,风吹雁飞,大雪纷飞之景,既壮阔,又悲凉;景中寓情,以情写景,场景空旷,笔力粗犷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之氛围,使人难禁日暮天寒、游子何之之感。
《走马川行,奉送出师西征》
唐代 岑参
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
轮台九月风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随风满地石乱走。
匈奴草黄马正肥,金山西见烟尘飞,汉家大将西出师。
将军金甲夜不脱,半夜军行戈相拨,风头如刀面如割。
马毛带雪汗气蒸,五花连钱旋作冰,幕中草檄砚水凝。
虏骑闻之应胆慑,料知短兵不敢接,车师西门伫献捷。
“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,平沙莽莽黄入天。”写雪,无际雪海,写风,黄沙飞卷“马毛带雪汗气蒸,五花连钱旋作冰,幕中草檄砚水凝。”写寒,风刀割面,汗水成冰,砚水凝冻。它所描写西北严寒冬天具有的平沙、黄天、夜风、冰冻等自然景色,衬托出以及敢冒艰险的将士、战马构成了一幅奇异而又壮丽的塞外画图。这全诗风格豪迈,感情真挚,真实动人。
《从军行》
唐代 杨炯
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。
牙璋辞凤阙,铁骑绕龙城。
雪暗凋旗画,风多杂鼓声。
宁为百夫长,胜作一书生。
“雪暗凋旗画,风多杂鼓声”分别从人的视觉出发:大雪弥漫,遮天蔽日,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;从人的听觉出发:狂风呼啸,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。两句诗,有声有色,各臻其妙。全诗极为洗练,抓住了几个代表性的片段,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,用短短的四十个字就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闻警、从军、征战的全过程一一铺于纸上,大有一气呵成之势,笔力雄健。